从2019年起,丁政凯便经常往返粤港两地工作。
要夯实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,打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人民战争。要办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,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,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、提供中国方案。
要从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普法、守法各环节全面发力,健全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,加强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宣传教育,提高全社会生物安全风险防范意识。持续用力、扎实推进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持续用力、扎实推进。要实行积极防御、主动治理,坚持人病兽防、关口前移,从源头前端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路径。要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,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,集成推广生物防治、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,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强化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要强化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,坚持系统思维,科学施策,统筹谋划,抓好全链条治理。
要强化生物资源安全监管,制定完善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目录。要加强入境检疫,强化潜在风险分析和违规违法行为处罚,坚决守牢国门关口。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坡,从鱼米之乡到雪域高原,田野里、灶台旁、炕沿边,一次次拉家常,一句句暖心话,寄托着总书记对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殷殷关切、深深期望。
这是国情世情的准确把握: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、特别是在贫困地区。关键小事体现为民情怀。乡村产业如何发展壮大?如何助力乡村振兴?2020年5月11日,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,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,一定要保护好、发展好黄花这个产业,让它成为乡亲们致富的一个好门路,变成群众的致富花。截至2020年,农业总产值10.7万亿元,休闲农业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、农村电商等营业收入近4万亿元。
索南才让讲起那天的点点滴滴,难掩自豪。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。
贵州省对脱贫县、脱贫村、脱贫人口扶上马、送一程,3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再次出征。共同富裕路上,一个不能掉队。老程说,这些年政策越来越好,种粮补贴给力,技术服务到位,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,咱种粮越来越有底了。中央、省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.6万亿元,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。
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重点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粮食生产能力连续6年站稳6.5亿吨台阶,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,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,农村民生显著改善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。曾让习近平总书记感到揪心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村民,翻越了贫困大山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,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,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,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,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。
程夕兵至今念念不忘,2016年4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,沿着田埂下到麦田,和大家聊起了粮食生产。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信心满满,3年时间,三涧溪村强党建、引人才,支部建在产业上,鼓励党员和年轻人家门口创业。
50岁的村民索南才让带着一家三代站在家门口,向总书记献上洁白的哈达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全国乡村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。
截至目前,各地龙头企业通过产销订单、土地托管等方式,带动1.25亿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。在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,总书记关心农产品加工: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,推广新技术,发展深加工,把油茶业做优做大,努力实现经济发展、农民增收、生态良好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村民李龙植记忆犹新:2015年7月16日,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他家,了解一家人收入和生活情况,又盘腿而坐,同村民们亲切交谈。余村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汪玉成说。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,溪流潺潺草场青青,红瓦黄墙点缀其间。(本报记者高云才、王浩、李晓晴、江南、李家鼎、肖家鑫、乔栋、马晨、贾丰丰)。
保护生态,就会收获红利。这是举世瞩目的国家行动:五级书记抓扶贫,层层促攻坚。
在吉林延边考察调研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,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,要来个厕所革命,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。一句话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
巍巍太行,困住了骆驼湾村,全村608口人中428人属贫困人口。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。
如何让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?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,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。越来越多的乡村路通了、水清了、村美了,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。三农向好,全局主动。2012年12月30日一大早,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积雪,来到地处深山的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,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家、唐宗秀家看望,盘腿坐在炕上,同乡亲手拉手,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,粮食够不够吃,过冬的棉被有没有,取暖的煤炭够不够,小孩上学远不远,看病方便不方便。
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,光东村土路成了水泥路,自来水管网由分散式升级为集中式,210户村民家中,旱厕变成冲水马桶。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,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
2020年,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人,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。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,让返乡人才多起来,让村子人气旺起来。
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调研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、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,经受考验,磨练党性,增进群众感情,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。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,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。
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: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,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12.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,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、开新局的压舱石。像索南才让一样,对于接下来怎么走,全村上下干劲十足:从山沟搬出来,还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2020年余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80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724万元。
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农民,乡亲们心里暖烘烘的。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,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,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、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。
建生态旅游园、购置生产母羊、租赁集体草场,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,让增收路子多起来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巩固拓展。这是关乎长远的战略谋划: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。
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守好了青山,如今换来金山。庆丰收、感党恩,在塞上江南,在洞庭湖畔,在华北平原,一个个农民丰收节现场,歌声锣鼓响起来,民俗秧歌舞起来,这是亿万农民的喜庆节日,这是伟大祖国的丰收礼赞。